深秋时节,暖意浸满王窑村的每一个角落,村中心的文化广场上,不是年节,却比年节更热闹。

临时搭建的露天厨房里,几位乡厨正围着大铁锅,浓郁的香气混合着乡亲们的欢声笑语,弥漫在整个村庄的上空。“今天的主菜是咱地道的韩城蒸肉”,掌勺的是全镇有名的“土厨师”尹全民,他站在一人多高的蒸笼边乐呵呵地说,“你看这土猪肉、自家做的粉条,这味道城里的大饭店可比不了,这里面有咱自家的味道,更有乡里乡亲的情分”。驻村工作队精心准备的食材,由乡亲们亲手制作,它不是一场简单的聚餐,更是一次情感的凝聚和乡风的展示。


在制作美食的同时,村民开始表演自发编排的节目,锣鼓、小品、戏剧选段依次登台,舞裙翩跹间,满是对家乡的热爱与对党的感恩,乡亲们望着台上熟悉的面孔,跟着轻轻拍手,掌声里全是自豪与亲近。欣赏节目的同时,志愿者们为老人免费剪发、测量血压、发放健康知识手册。“你们剪得不错,我非常满意。”“年纪大了,行动不是很方便,这样的活动真好。”“理发服务都是免费的,你们真是做善事。”……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,传递出对志愿者爱心的褒奖。





中午时分,韩城镇镇长沈向峰、党委副书记陈新国、人大主席冯辉为老人们端上热气腾腾的蒸肉,村民们欢聚一堂,品尝着精心准备的特色美食。觥筹交错间,笑语欢声里,幸福如同那锅中升腾的热气,温暖而真实地萦绕在王窑村的每一个角落。这场朴素的乡村宴席,不仅吃出了家乡的味道,更品出了新时代农村幸福生活的甘甜。



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,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党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,聚焦于“实”,确保帮扶政策落地见效。三年来,王窑村的路面宽了、网速快了、环境美了,村民们的口袋鼓了起来,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。
“孝老爱亲幸福宴”是王窑村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提升的一个缩影,亦成为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,更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。
